关注健康睡眠 加强产学研结合——推动睡眠产业高质量发展

   2025-03-27 110
核心提示:2025年3月21日,“睡眠健康 优先之选”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发布会在北京举办,由中国睡眠研究会主办,并得到中国科协、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机构的支持。此次发布会旨在提升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,倡导将睡眠作为健康生活的核心基石。

2025年3月21日,“睡眠健康 优先之选”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发布会在北京举办,由中国睡眠研究会主办,并得到中国科协、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机构的支持。此次发布会旨在提升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,倡导将睡眠作为健康生活的核心基石。以下是发布会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:

一、主题解读与核心倡议

2025年中国睡眠日主题“睡眠健康 优先之选”强调睡眠在整体健康中的基础性作用。国际睡眠组织公认睡眠、营养和锻炼为健康生活的三大基石,而睡眠是“基石的基石”。发布会呼吁全社会优先保障充足、高质量的睡眠,并加强睡眠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。

二、国民睡眠现状与问题

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《2025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》显示:

睡眠时长与作息:国民夜间平均睡眠时长6.85小时,较去年增加6分钟,但入睡时间推迟至00:18,熬夜现象普遍;

午睡习惯:72%的人群午睡超30分钟,较去年增加9%;

肥胖与睡眠质量:肥胖人群入睡更晚、睡眠时长更短、清醒次数更多,睡眠质量显著低于正常体重人群;

运动关联性:规律运动人群的睡眠质量更高,且倾向于早睡早起;社交类运动者的睡眠满意度更突出。

三、睡眠健康与疾病关联

专家指出,睡眠问题已成为重大健康隐患:

疾病风险:睡眠不足人群患冠心病、中风风险分别增加48%和15%,儿童睡眠不足更易肥胖;

心理与认知影响:长期失眠可能导致焦虑、抑郁及认知功能下降,而睡眠呼吸暂停(如打鼾)则与心脑血管疾病、代谢紊乱密切相关;

公共安全: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因白天嗜睡导致的交通事故风险是普通人的7倍。

四、技术与政策助力睡眠健康

数字化诊疗:华为等企业展示了可穿戴设备在睡眠监测中的应用,通过心率变异性(HRV)等技术提升监测精度;人工智能在便携式睡眠监测、失眠认知行为疗法等领域取得进展;

政策推动:国家卫生健康委将“开设睡眠门诊”纳入2025年为民服务实事项目,同时加强肥胖干预和运动推广;

学术支持: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“十四五”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规划教材,推动睡眠医学学科建设。

五、专家呼吁与未来方向

王辰院士(中国工程院院士)强调,医学界需加强科普,纠正公众对睡眠的误区,倡导“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”;

韩芳教授(北京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主任)提出,睡眠医学需从临床诊疗拓展至全民健康管理,并加强国际协作;

黄志力教授(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)指出,需利用数字平台扩大基层睡眠健康服务覆盖率,提升国民幸福感。

此次发布会通过多学科专家解读、数据发布与技术展示,全面阐释了睡眠健康的重要性,并为未来睡眠医学发展指明方向——从个体行为调整到社会政策支持,再到技术创新应用,需多方协同构建“睡眠优先”的健康生态。公众可通过改善作息、加强运动、关注体重管理及利用智能设备监测等方式提升睡眠质量。


 
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用户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版权声明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豫ICP备14022193号-18
免责声明:本站上会员自行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,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.